一、物种论述
苦竹是常见的一种竹子,别称伞柄竹、石竹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植物界、被子植物门、单子叶植物纲、禾本目、禾本科、苦竹属直立草本植物,原产于中国,竹材坚韧,可整秆使用或加工成农用品、家具、工艺品等,嫩笋可作蔬菜食用,还可用于园林绿化和观赏。
二、形态特征
苦竹是直立草本植物,秆直立,高3~5米;竿环隆起,高于箨环;箨鞘革质,绿色;箨舌截形,淡绿色;箨片狭长披针形,开展,边缘具锯齿;末级小枝具3或4叶;叶鞘无毛,干草黄色;叶舌紫红色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叶缘两侧有细锯齿;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,具3~6小穗,小穗含8~13朵小花;成熟果实未见;笋期6月,花期4~5月。
三、分布范围
苦竹原产于中国,广泛分布于华东、华中、西南、华南等地,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等地均有分布,多生于湿润但无水渍的缓坡、山谷、溪谷、滩地及庭院周围。
四、生长习性
1、温度:苦竹喜温暖,不耐寒,耐热,最适温度15~25℃,温度低于-10℃受冻害。
2、水分:苦竹喜湿润,较耐旱,怕涝,在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能正常生长。
3、土壤:苦竹喜肥沃,耐瘠薄,以疏松、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弱酸性土壤为宜。
4、光照:苦竹喜阳光,稍耐阴,光照充足时生长健壮,长期在荫庇环境下生长不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