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

簸箕虫是什么动物?

来源:酷自然作者:黔子夜时间:2023-10-18 10:01:59
簸箕虫是鳖蠊科、地鳖属小型节肢动物,学名地鳖,别称土元、土鳖、地乌龟等,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通常栖息在阴暗、潮湿、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,干燥的虫体可入药,下面来看一看簸箕虫是什么动物吧!

簸箕虫

一、物种论述

簸箕虫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,学名地鳖,别称土元、土鳖、地乌龟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节肢动物门、昆虫纲、蜚蠊目、鳖蠊科、地鳖属小型节肢动物,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干燥的虫体可入药,味咸,性寒,有小毒,归肝经,具有破血逐瘀、续筋接骨等功效。

簸箕虫

二、形态特征

簸箕虫体呈扁圆形,前端较窄,后端较宽;头小,隐于前胸下,咀嚼式口器;触角丝状,黑褐色;复眼大,肾形;前胸背板较发达,盖住头部;背部稍隆起似锅盖;腹背板9节横环,覆瓦状排列;腹面深棕色,腹内有灰黑色物质;胸部有足3对,具细毛和刺,前、中、后足的跗节均5节;体色黑色,背部紫褐色,具金属光泽。

簸箕虫

三、分布范围

簸箕虫广泛分布于亚洲、欧洲、非洲等地,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其中中华真地鳖分布于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,金边地鳖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、贵州等地,冀地鳖分布于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地。

簸箕虫

四、生活习性

1、环境:簸箕虫的适应性极强,通常栖息在阴暗、潮湿、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,怕光,最适温度28~30℃,温度低于8℃时停止活动,温度低于0℃或高于38℃时死亡。

2、食性:簸箕虫是杂食性昆虫,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,最喜食麸皮、米糠,其次是玉米面、碎杂粮、花生饼、豆粕、杂鱼、肉类及各种青草菜叶、瓜果皮、鸡粪、牛粪等。

3、繁殖:簸箕虫不完全变态,完成一个世代要经历卵期、若虫、成虫三个阶段,完全性成熟需8~11个月,雄虫交尾后5~7天死亡,产卵期7~10月,雌虫一次交尾终生产卵。

相关推荐
热点阅读
推荐阅读
大熊猫能听懂人话吗? 大熊猫能听懂人话吗?

大熊猫是中国的“国宝”,别称猫熊、食铁兽、竹...

箱鲀是什么鱼? 箱鲀是什么鱼?

箱鲀是箱鲀科鱼类的统称,酷似古怪的小箱子并因...

壁虎吃什么食物? 壁虎吃什么食物?

壁虎是壁虎科爬行动物的统称,别称守宫、爬墙虎...

蜱虫咬人后有什么症状? 蜱虫咬人后有什么症状?

蜱虫是蜱亚目节肢动物的统称,别称壁虱、扁虱、...

土元价格多少钱一斤? 土元价格多少钱一斤?

土元是鳖蠊科、地鳖属小型节肢动物,学名地鳖,...

翘嘴有几种? 翘嘴有几种?

翘嘴是鲤科、鮊属鱼类的俗称,别称大白鱼、翘嘴...

白鳍豚灭绝了吗? 白鳍豚灭绝了吗?

白鳍豚是白鱀豚科、白鱀豚属唯一的物种,学名白...

公羊兔是什么动物? 公羊兔是什么动物?

公羊兔是兔科兔属小型哺乳动物,别称垂耳兔,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