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

袋獾(塔斯马尼亚恶魔)

来源:酷自然作者:黔子夜时间:2024-04-07 11:01:20
袋獾是袋鼬科、袋獾属仅存的物种,别称塔斯马尼亚恶魔,因腹部生有育儿袋而得名,与袋鼬有很近的亲缘关系,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面的塔斯马尼亚岛,栖息于灌丛、草原、疏林及多石的半荒漠地区。

袋獾

一、物种论述

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
袋鼬目 袋鼬科 袋獾属
袋獾 别称 塔斯马尼亚恶魔、大嘴怪、塔西恶魔

袋獾是澳大利亚的标志物种,别称塔斯马尼亚恶魔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脊索动物门、哺乳纲、袋鼬目、袋鼬科、袋獾属仅存的物种,因腹部生有育儿袋而得名,与袋鼬有很近的亲缘关系,其次是已灭绝的袋狼。

袋獾

二、形态特征

袋獾的体形和鼬科动物相近,雄性体长65厘米、体重8千克,雌性体长57厘米、体重6千克;体型矮胖,头大,耳朵大,四肢短,尾巴粗长,脸上和头顶有触须,上下颌长满了尖锐的牙齿;毛色深褐或灰色,喉部、臀部有白色块斑,吻部浅粉色;雌性腹部生有育儿袋。

袋獾

三、分布范围

袋獾是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动物,也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特有的物种,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面的塔斯马尼亚岛,已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2008年 ver 3.1——濒危(EN)。

袋獾

四、生活习性

1、环境:袋獾栖息于灌丛、草原、疏林及多石的半荒漠地区,常独居,白天躲在山洞、树洞或袋熊的洞穴中,夜间外出活动。

2、食性:袋獾是肉食动物,主要以袋熊、沙袋鼠、鸟类、鱼类、蛙类、爬虫类等为食,尤其喜食袋熊,也吃腐烂的动物尸体。

3、繁殖:袋獾是哺乳动物,发情期3月,妊娠期31天,每胎产仔20~30只,但只有4只能存活下来,幼崽在育儿袋里生活105天。

相关推荐
热点阅读
推荐阅读
扁豆(眉豆、白豆) 扁豆(眉豆、白豆)

扁豆是豆科、扁豆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,别称眉...

佛手(五指橘、五指柑) 佛手(五指橘、五指柑)

佛手是芸香科、柑橘属常绿乔木或灌木,别称佛手...

德国小蠊(德国蟑螂、德国姬蠊) 德国小蠊(德国蟑螂、德国

德国小蠊是蜚蠊目中分布最广泛、与人类生活最密...

蚂蚁(玄驹、蚍蜉) 蚂蚁(玄驹、蚍蜉)

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,别称玄驹、蚍蜉等,...

向日葵(葵花、太阳花) 向日葵(葵花、太阳花)

向日葵是菊科、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,别称葵...

知母(蚳母、连母) 知母(蚳母、连母)

知母是百合科、知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别称蚳母...

八千代(绿厚叶弁庆) 八千代(绿厚叶弁庆)

八千代是景天科、景天属多年生肉质植物,别称绿...

藤蔓植物(藤本植物) 藤蔓植物(藤本植物)

藤蔓植物是常见的植物类群,别称藤本植物、藤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