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物种论述
白蜡虫是中国特有的资源昆虫之一,学名白蜡蚧,别称蜡虫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节肢动物门、昆虫纲、同翅目、蜡蚧科、白蜡蚧属小型昆虫,雄虫分泌的脂肪性物质可制作白蜡,白蜡有极高的经济价值,已广泛应用于医药、工业等领域。
二、形态特征
白蜡虫是小型昆虫,雌雄异体;雌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,发育周期只有卵、若虫、成虫三个虫期,无翅,长卵性或稍扁,体节区分不明显;雄虫是完全变态昆虫,发育周期包括卵、幼虫、蛹、成虫四个阶段,有翅或无翅,腹部有硬棘及很多泌蜡孔,泌蜡后的虫体呈圆形;体表为褐色,满布深黑色的斑点,腹面灰黄色,有多个尖刺排列在身体边缘。
三、分布范围
白蜡虫原产于中国,广泛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等地,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等地也有分布。
四、生活习性
白蜡虫寄生于白蜡树、女贞树等木犀科植物上,每年发生一代,以受精雌成虫越冬,3~4月产卵于腹部收缩形成的空腔中,4~5月卵孵化为幼虫;雌幼虫分散栖附在叶片上面,8月2龄雌幼虫变为成虫,与雄成虫交配后在隐蔽处越冬;雄幼虫群栖在叶片下面,8月化蛹,9月羽化为雄成虫,与雌成虫交配后5~10天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