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

斑蝥(芫菁、斑蟊)

来源:酷自然作者:黔子夜时间:2023-07-11 10:58:35
斑蝥是芫青科、芫菁属昆虫的统称,学名芫菁,别称斑蟊、花斑蝥、花壳虫等,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干燥的虫体可入药,味辛,性热,归肝、胃、肾经,具有破血逐瘀、散结消癥、攻毒蚀疮等功效。

斑蝥

一、物种论述

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
鞘翅目 芫青科 芫菁属
芫菁 别称 斑蟊、花斑蝥、花壳虫、羊米虫

斑蝥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,学名芫菁,别称斑蟊、花斑蝥、花壳虫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节肢动物门、昆虫纲、鞘翅目、芫青科、芫菁属昆虫的统称,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干燥的虫体可入药,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。

斑蝥

二、形态特征

斑蝥是小型昆虫,常见的有南方大斑蝥(大斑芫菁)和黄黑小斑蝥(小斑芫菁)两种,其中南方大斑蝥体呈长圆形,长1.5~2.5厘米,宽0.5~1厘米,头及口齐向下垂,复眼和触角各1对,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,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,胸腹部乌黑色,胸部有足3对,有特殊的臭气;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,体长1.0~1.5厘米。

斑蝥

三、分布范围

斑蝥广泛分布于中国、印度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土耳其、西班牙、伊朗、越南、日本、朝鲜半岛等地,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尤以陕西、河南、江苏、湖北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云南、西藏、台湾等地最常见。

斑蝥

四、生活习性

1、环境:斑蝥通常栖息在中低海拔地区的丘陵、山地、荒漠等生境中,成虫喜群集,善低飞,一般在傍晚、晚间或清晨活动,气温偏高的中午则隐于叶背、草丛中栖息。

2、食性:斑蝥是植食性昆虫,成虫有咀嚼式口器,喜食嫩叶和花,也取食老叶和嫩茎,主要为害泡桐、豆类、棉、油茶、枫香、柑橘等,但幼虫却是寄生性的肉食昆虫。

3、繁殖:斑蝥1年一般只发生1代,通常以5龄幼虫在土中越冬,成虫羽化后4~5天开始交尾产卵,雌虫产卵于土穴中,每穴70~150粒,幼虫在土中化蛹,蛹期10~15天。

斑蝥

五、药用价值

【性味】味辛,性热。

【归经】肝、胃、肾经。

【功效】破血逐瘀、散结消癥、攻毒蚀疮,主治症瘕、经闭、顽癣、瘰疬、赘疣、痈疽不溃、恶疮死肌等症。

1、治月水不通:童男、童女发各三两(烧灰),斑蝥二十一枚(糯米炒黄),麝香一钱,为末。每服一钱,食前热生姜酒下。

2、治小肠气痛:大枣一枚去核,用斑蝥一枚去头、足、翅,入枣内,纸包煨熟,去蝥食枣,以桂心、荜澄茄汤下。

3、治颠犬咬伤:糯米一合,斑蝥七枚同炒,蝥黄去之;再入七枚,再炒黄去之;又入七枚,待米出烟,去蝥为末,油调敷之。

相关推荐
热点阅读
推荐阅读
植物(植被) 植物(植被)

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,在地球上已有二十五...

小熊猫(红熊猫、九节狼) 小熊猫(红熊猫、九节狼)

小熊猫是小熊猫科、小熊猫属唯一的物种,别称红...

香薷(香茹、香草) 香薷(香茹、香草)

香薷是唇形科、香薷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,别称...

盐麸木(五倍子、盐肤木) 盐麸木(五倍子、盐肤木)

盐麸木是漆树科、盐麸木属落叶小乔木,别称五倍...

菜豆(四季豆、无筋豆) 菜豆(四季豆、无筋豆)

菜豆是豆科、菜豆属一年生缠绕或近直立草本植物...

黄喉拟水龟(石龟、石金钱龟) 黄喉拟水龟(石龟、石金钱

黄喉拟水龟是龟科、拟水龟属爬行动物,别称石龟...

哺乳动物(兽类、哺乳类) 哺乳动物(兽类、哺乳类)

哺乳动物是形态结构最高等、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...

蜘蛛(网虫、园蛛) 蜘蛛(网虫、园蛛)

蜘蛛是一种常见的动物,别称网虫、扁蛛、园蛛等...